close

是什麼?
可以物化嗎?可以衡量嗎?
如果都不能,那它是什麼?
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的,家庭是父母親組織而成,
一男配一女的法定規則,
不變的是規則,變化的是角色,
那什麼是讓他們組織的動力呢?
原來就是「愛」,

在佛教所述的七情中就有「愛」的說明與意思,
那是一種發乎於生物內心的情感,
而在生理學上則是以荷爾蒙與外激素影響來形容,
那麼有「愛」,又為什麼會吵架?
這麼完美的東西,為什麼會成為吵架的起因?
因為在乎,在乎彼此,就如同儒家提倡的「物極必反」學說,
當雙方眼中都只有對方,是很難不去注意到彼此的小細節,
而那便是「物極」的起源,也是種下爭吵的火源,
所以;「愛」需要一個包容來把它框住,
讓愛在有限的空間中流動,而不是一直成為觀注焦點,
漸漸的失去了原本的「愛」,

在「保羅書信」中也提到:「愛是恆久忍耐、又有恩慈,愛是不嫉妒,愛是不自誇、不張狂。不作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。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。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。」

千萬不要爭吵而忘了「愛」存在過,
不在乎怎麼會有爭吵,只是別忘了用溝通來緩和,

沒有包容的「愛」容易轉成恨,
沒有包容的「愛」容易起爭執,
唯有「愛」才能讓人感受到幸福。

給我曾愛過的人,
放手的是我對妳的「愛」,
愛不是束縛,而是包容,
因為愛,我明白,因為愛,我清楚,
但愛不是強求,也不是包袱,
如果它成了不快樂的因子,
適當的放手也是對妳的「愛」,
再見了,我過去的「愛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ming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